近日,青岛市发展改革委公布2023年度青岛市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名单,我院联合中车青岛申报的“青岛市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成功入选。作为入选的10大赋能中心之一,“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通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及核心产品,有效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产业数字化转型。围绕轨道交通行业智能运维、智能检修、智能制造云平台建设等领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行赋能诊断、专业咨询和系统实施等服务,辅助产业链企业构建全流程、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应用。目前,赋能中心已为北京、广州等10余家轨道交通运营单位提供了智能制造、车辆日列检、智能运维和智能管控等方面的产业数字化诊断服务。下一步,我院将联合中车青岛继续落实青岛市产业赋能工作要求,加快推进赋能中心建设,将数字技术和轨道交通产业深度融合,为更多上下游企业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8月23日,广州市黄埔区科学技术局发布了《2022年度瞪羚企业认定申报审核结果的公示》,经征集、审核、复核、现场检查等程序,我院成功获评“瞪羚企业”称号。以瞪羚企业为代表的高成长科技企业已成为黄埔区引领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区科技局每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评选,旨在激励和扶持优秀的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自去年5月获评“瞪羚培育企业”以来,我院更加重视创新驱动与成果转化,聚焦业务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持续保持高动能、高成长、高质量发展优势。我院作为集研发、设计、检测为一体,面向智能装备产业链的国家级公共服务机构,以“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相结合、技术研究和公共服务相结合、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相结合”为基础,支撑政府产业规划与决策,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提供智能装备产业设计研发、技术基础以及检测试验公共服务,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开展成果推广与应用,构建智能装备产业“政策环境、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发展新平台。
近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布广州市“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名单(第二批)的通知》,华为、中国移动、富士康、国机智能等41家企业单位入选。我院“电子电器数字化工厂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四化”赋能重点平台(智能制造服务平台方向)。此外,我院作为第二批广州“四化”赋能重点平台入选单位代表企业,受邀参加了7月19日在广州举办的“2023 5G应用创新大会”开幕式,我院副总经理刘佳出席大会,并在“四化”赋能重点平台授牌仪式环节上台领奖。广州市“四化”赋能平台是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的重要战略部署。平台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为目标,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等方面的综合服务。我院作为集研发、设计、检测为一体的公共服务机构,将紧扣“平台优、企业好、产业强”的“四化”行动目标方向,以“平台受益、企业受用”为工作原则,持续深耕电子电器、新能源、汽车制造等行业领域。进一步发挥“四化”赋能平台“领头羊”作用,加强锤炼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的智能制造新模式,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我院创新研究中心承担的数控机床仿真运行平台项目经第三方测评及相关领域技术专家评审,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历时1年8个月,致力于全生产过程智能化管控,从设备到现场控制、过程监控、生产管理等打造全流程仿真智能工厂,为客户科研项目提供数控机床的仿真运行测试环境。整体架构如图所示:1)在设备层,采用全实物和半实物两种方式,基于国内外主流的数控系统,及数控机床的核心硬件部件,搭建各类典型数控机床的仿真平台,模拟数控机床的真实加工过程;2)在传输层,通过打通多种数控机床领域常见的网络协议,实现数据的收发、校对、解析等功能;3)在应用层,基于MES系统、工厂仿真运行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搭建智能工厂全流程仿真运行环境。该项目于2021年11月立项,2023年6月底顺利完成验收。项目开展前期,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实施计划、项目预算和技术方案,并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调研,大大提升了项目推进效率。执行过程中,我院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展项目实施,动态跟踪项目推进情况,加强项目成本管控,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为客户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下一步,我院将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和保障交付能力,提升科技支撑力与创新驱动力,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为智能制造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